【卫生保健】防患未然 打败“小怪兽”
发布时间:2021-10-04
浏览数:252

 立秋节气,翩然而至,岁月忽晚,人间已秋。此时,夏秋换季期因早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使儿童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多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容易引发腹泻、流感、手足口病等疾病。如何让孩子远离秋季常见传染病?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秋季保健小贴士,宝爸宝妈们快快关注起来吧!



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秋季腹泻。



人群普遍易感,我国5岁以下儿童多见,其中6~24个月龄婴幼儿最为常见。潜伏期2~3天,常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惊厥、电解质紊乱的表现。一般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为3~8天。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变味食物和生冷不洁食物;

2.注意气候变化,避免穿着过热或受凉;

3.饭前便后勤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监护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4.呕吐或腹泻后清洗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防止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

5. 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易变异,呈季节性流行特点,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处,室内注意通风;

2.室内空气流动缓慢,大量流感病毒积存在室内,定期消毒可以及时杀灭病毒,消除孩子流感隐患;

3.平时多喝水,规律生活作息,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自身免疫力;

4.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个体发生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5.如有相应流感症状,家长应及时送患儿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常见有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痊愈。目前肠道病毒无特异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预防措施:

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

2.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

3.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5.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疫情未结束,防护勿松懈

ps:疫情防控小指南:

近期,在我国出现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是目前全球新冠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本轮疫情虽然波及范围广、人群面广,但疫情总体形势可防可控,防疫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疫情防控意识仍不能松懈!



预防措施:

1.尽量宅家不出门,如需外出在公众场合的交往距离保持1 m以上,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注意遮挡;

2.若出现咳嗽、发热、咽痛等症状,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就近前往发热门诊筛查,就诊过程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不能往人群聚集处扎堆;

3.自觉遵守国家、省、市出台的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被排查的人员或曾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返程前提前报告给所在社区,按照各地相关防疫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及核酸检测。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疫”过天晴,健康快乐地渡过这个秋高气爽的美丽季节吧!




         

                                            史琳琳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地址:厦门市厦门大学海滨路57号 邮编:361005
电话:0592-2182521
园长信箱:xdyey@xmu.edu.cn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幼儿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