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幼儿园 王芳
一、问题的发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珍惜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也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本学期,我承担的是小班的教学任务,但在组织小班角色游戏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角色游戏中反映出的内容比较简单、情节点较多,他们喜欢模仿一些生活片段,热衷于反映生活中那些熟悉的内容,但多以简单操作为主,很多情节不会纵向拓展,容易随角色的变换而瞬间消失。而在游戏过程中,面对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或是当幼儿陷入困境时,老师则无所适从,甚至不闻不问,导致幼儿的游戏兴趣点无法持久,就此消失,从而制约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正确地观察、判断、回应幼儿的生成活动,把握游戏的闪光点,其策略运用对幼儿游戏发展的成功与衰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游戏场景描述,教师的策略与推进
娃娃家是小班年龄阶段最喜欢玩的角色游戏,于是,我根据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以及班级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设置了角色游戏“我爱我家”,同时,在活动室的固定位置放置了一个“百宝站”,里面盛放了管状积塑、软管、大小不一的纸盒、瓶罐、纸杯、纸盘、绳子、塑料袋、纸袋等许多低结构材料。幼儿如果缺少现成的游戏材料,就可以去寻找合适的材料来代替,以满足自己游戏的需要。
第一阶段——“热水器”的诞生
描述:
“老师,我们家有热水器了!”,12月初的一天,角色游戏区里的孩子们和往常一样,投入在角色的扮演中。突然轩轩兴奋的跑到我的身边拉着我往他们“家”走去。一进门,只见娃娃家的淋浴盆里放着一根软管,琳琳正拿着它像模像样地帮“宝宝”洗澡呢,还蛮像的!我故作不解:“你家要热水器干什么?”他说:“给宝宝洗澡呀!”只见他在软管的上方,煞有介事的做了一个“旋转”一下“开关”的动作,把“宝宝”放在“出水口”,和琳琳一起做出帮“宝宝”“洗头”的动作,两人玩得不亦乐乎。我夸到:“你想到可以装个热水器来给宝宝洗澡,这个主意真不错,你真棒!”
思考与分析:
在游戏中,我发现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需依靠游戏材料的支持,例如,他们看到娃娃家里有奶瓶,就会想到喂宝宝喝奶;看到医院里有“针筒”,就会给“病人”打针……所以,当幼儿在“百宝站”里偶然发现了一根软管时,就把它当成“热水器”,于是孩子们又立刻联想到了洗头、洗澡等。这样,幼儿就把生活中和热水器相关的经验迁移到了游戏中,游戏内容自然就丰富了。因此,“热水器”的出现对于娃娃家游戏情节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捕捉到这一契机后,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使幼儿变得更加自信,也更乐意去尝试新的玩法。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要越真实越好,越多越好,越精致越好。也并不是所有的材料
策略与推进:
1.活动后的分享交流。我先请轩轩介绍了他的发明,包括他用什么材料充当“热水器”?有了“热水器”可以做些什么?等等。
2.老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是不是只要拿一根管子就可以当‘热水器’呢?” 鼓励、引导幼儿回家观察家里的热水器是什么样子的,热水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和轩轩设计的是否一样?
轩轩的经验分享具有启发作用,引导幼儿多角度思考。但由于孩子们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对热水器的构造、特点等知之甚少,而我的提问又提示着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发现,为幼儿经验的迁移提供了基础,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支持。
第二阶段——“热水器”的变化
阶段一游戏描述:
第二次的娃娃家游戏开始前,孩子们相互进行了交流,有的说:“我家的热水器一抬把手,水就会洒出来。”有的说:“爸爸说,热水器要有一个水箱,水才会从管子里流出来。”还有的说:“妈妈告诉我,热水器要有一个喷头,洗澡的时候才舒服,才能洗的干干净净。”……这时,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热水器”的特点。
这一次的游戏,轩轩依旧选择了之前他所挑选的软管来用。其他小朋友也效仿轩轩的做法。“爸爸”点点则在“百宝站”那儿忙乎了好一阵子,找到了一个纸箱,似乎太大,没法拿,几经周折,最后找到了一个好拿的矿泉水箱,点点脸上终于流露出开心的表情,还自言自语地说到:“找到了。”点点兴奋地把矿泉水箱拿到娃娃家,往地上一放,接着把软管的一头塞进箱内,就招呼着“妈妈”带宝宝来洗澡。接着,他们又陆续找来了沐浴液、小毛巾,沐浴球等物品添加到游戏中,玩得十分投入。
分析与策略:
尽管游戏中大多数幼儿还是以模仿轩轩的设计为主,但这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这种不断地重复其实为他们的创新埋下了伏笔。果然,我们的点点小朋友,就将他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游戏当中,游戏中出现的箱子,其实就是我们热水器中蓄水保温的水箱,而水箱一头连接着就是我们的出水管。
当游戏中出现不一样的“热水器”后,游戏情节立刻就丰富了许多,于是,根据游戏的需要,沐浴液、沐浴球、毛巾等物品也陆续添加到游戏中,幼儿都玩得十分投入。
对待点点无法拿起大箱子的困难时,我选择了等待,不急于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解决。
阶段二游戏描述:
当娃娃家有了不一样的“热水器”后,“爸爸”洗澡时又想出用矿泉水瓶做喷头。这一新点子立刻受到其他孩子的青睐,相继仿效。但是,热情很快消失了。经过观察发现,原来这种新“喷头”极易掉落,“安装”也不方便。
分析与策略:
由于操作不便,幼儿丧失兴趣,材料是干扰和影响游戏发展的因素。于是,我们在游戏中生成了用什么方法将“喷头”固定在软管上,方便使用。老师和几个对解决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孩子成立了“物业维修公司”开始在娃娃家进行研究,教师从中预设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尝试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孩子们通过实践采取了他们觉得最佳的对策:可以用大透明胶将软管口与矿泉水瓶口粘合,这样就更像热水器了。新“喷头”安装好后再观察,发现“喷头”的巧妙设计,重新唤起幼儿游戏的兴趣,这一情节很快又回到游戏中。
当幼儿陷入困境时,而准备放弃原来构思的游戏情节时,此时如果教师不闻不问,幼儿的创意可能就此消失,《纲要》指出:教师是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所以教师要依靠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判断,以角色的身份及时介入,分析把握幼儿的游戏动向,预设孩子可发展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在游戏中不断推动孩子游戏水平的发展,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阶段三游戏描述:
一天,娃娃家孩子们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妈妈告诉我,热水器要挂在墙上,才会安全。”“我们家的热水器也是放在卫生间高高的地方。”……只见,孩子们正在为“热水器”放在什么位置发愁呢。我的一句话提醒了孩子们“看看家里有没有适合的地方放‘热水器’呢?”飞飞四周看了看,说“要不然我们把两张椅子叠起来,当架子,放热水器。”“好吧。”于是她们找来了两张椅子叠在一起,把“热水器”往上一搁。看着自己的杰作,他们似乎都很满意,还招呼着其他区域的小朋友来参观。
分析与策略:
讨论中孩子们因为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发现“热水器”摆放的位置存在安全问题。老师及时抓住时机,没有给与幼儿更多的答案,而是给幼儿以更大的思考空间,最后孩子们达成共识:用椅子作为他们寻求的材料,来放置“热水器”。“热水器”作为孩子们此时最感兴趣的游戏材料,由影响安全到学会用叠高的技能,大大促进了游戏的扩展。孩子们再也不是机械的游戏者,而是有思想的主动学习者——他们在叠高椅子的过程中,还会试着摇摇椅子,看看稳不稳。“架子”做好后,他们会发出兴奋地叫声,同时,还渴望同伴一起来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快乐。两张椅子不但帮助孩子学会了叠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孩子们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多功能“热水器”的产生
描述:
在几天后的娃娃家游戏中,乐乐花了很多功夫用彩色的管状积塑拼搭了一个造型复杂的类似“水管”的东西。我惊讶地上前问道:“咦,你家的‘热水器’很特别呀!“他带着神秘的笑容说:”这个是神奇‘热水器’,它有两个口,一个是出水的地方,一个是沐浴液挤出来的地方。“说完用手指了指绿色的管子。“这里会有沐浴液出来吗?”“是清水和沐浴液一起出来吗?”我不解地问。“不,旁边喷头出来的是清水,摸一下这个绿色管子,手上就会有沐浴液了。”“哦!原来是这样,这个‘热水器’可高级了!”我由衷地夸奖他。
结合关于冬季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获得了许多关于“冬天如何使自己暖和起来”的经验。在娃娃家游戏中,我也引导幼儿围绕“天冷了怎么照顾宝宝”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一天,我发现浩浩用管状的积塑拼搭了一个有红色和蓝色双开关的“热水器“,他告诉我:“这个‘开关’可以放出冷水和热水。”“用哪个开关可以放出热水呢?”她指了指红色的那个。“为什么你设计了这样一个既能出冷水又能出热水的‘开关’呢?”浩浩说:“天冷了,用热水洗澡就不冷了!”说着他开始演示怎样给宝宝洗澡。这是,一旁的媛媛提醒道:“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为什么?”“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就不会被烫着了,我在家洗澡时,妈妈都是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的。”
分析与策略:
当我看到娃娃家围绕“热水器”开展的游戏停滞不前时,我没有急于告诉幼儿下一步可以怎么做,而是相信他们,给他们时间,等待他们的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相关经验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迁移。因此,当认识到洗澡要用沐浴液,洗澡要用热水洗时,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些经验通过游戏行为反映出来了。今后随着经验的丰富,他们还可能产生更多精彩的创意。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与孩子适宜的鼓励和支持,为幼儿的想象、创造创造条件。
三、思考与感悟
小班幼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围绕“热水器”生成了很多游戏内容,在赞叹幼儿想象力的同时,我们觉得这和丰富的游戏材料、适宜的游戏场景、宽松的游戏氛围以及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分不开的。
《指南》指出:“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入到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游戏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观察以及与幼儿对话给与适时的指导,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有时幼儿生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游戏活动,但因幼儿自身行为意识和能力、知识经验都比较的薄弱,总会遇到这样那样困难。因此当教师捕捉到幼儿一些有价值的生成游戏行为时,却因幼儿自身经验的原因,而使游戏停滞不前时,教师必须“推”幼儿一把,拓展幼儿游戏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游戏中产生的游戏问题进行讨论,引发活动的调查、探索,引导幼儿通过交流、讨论、分享与模仿中,并将获得的新经验来建构自己的游戏,推动游戏发展,使得游戏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角色游戏来源于生活,幼儿乐于其中,表现出淋漓尽致的社会态行为,孩子们会时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生成“灵感”。这种开放性、发展性的活动状态,使得教师置身其中时,必须变得“三头六臂”灵活运用多种策略,随机应对幼儿的突发现场,见机行事,最终与幼儿活动状态和游戏发展来决定策略有效的反思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