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绳”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儿童游戏。只要有一根线在手,通过手指灵活地支撑、勾、挑、翻、收、放等动作,便可以翻出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图案。这种游戏令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玩在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这不,在孩子们兴趣使然的情况下,老师搜集了一些“翻绳”的相关资料,孩子们先是对照着图示认真学。瞧,润美、铠源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一起琢磨翻绳游戏里的“大山、田地、牛槽......”都是怎么翻出来的,认真地模样可爱极了。



这下,他们成为小老师了,一下课,小朋友都围着他们请教,他们也非常耐心地向同伴讲解。
“不对,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勾住绳子,不要让绳子跑掉了。”润美耐心地教着心田。
“用小拇指把绳子勾过来,然后再把大拇指的绳子放掉,在把右手小拇指的绳子放掉,这样就是五角星啦!”



走廊一改往日下课闹哄哄的现象,孩子们两两结伴,开心地在走廊上玩起了“翻绳”游戏。很快,几个能干的小伙伴自创的编法翻法就超过“小老师”、“大老师”啦!孩子们课间





孩子们还把这个好玩的游戏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让爸爸妈妈也再一次回到了童年!






从这简单的翻绳材料的提供,老师也得到了关于材料提供的进一步反思:以往老师提供的各类材料做玩具经常会让孩子们引起争抢,制造很多矛盾;而复杂的操作材料,则会让孩子因为要花一定的时间收拾耽误其他活动而让孩子们心生“着急”。怎样才能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呢?材料的巧妙提供,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黄憬芸、张思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