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21-04-14
浏览数:

绘本与艺术创作

大二班 范瑜萍 郑桂芝

一、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在厦大艺术学院美术馆经常有举办画展,回到班级里便和小伙伴聊起来:什么是画展?画展里有什么秘密?谁能办画展?我们能不能也在厦大办一场画展……孩子们都表示想要去看看。生活在厦大学府里的孩子们是幸福的,艺术学院的画展、音乐会上的欣赏等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我们教育的资源。尊重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需要,带着将来要办一场属于自己的画展的美好愿望,我们的活动就从参观美术馆开始,希望利用厦大艺术学院美术馆的优势,借助美术馆团队力量,引导孩子们感知美——理解美——创作美——展现美。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看画展感知美

第一次参观艺术画展的孩子们,有点好奇,都睁着大眼睛去寻找画展的秘密,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发现。乐乐:“我看到了太阳。”扬扬:“不,好多太阳。我妈妈讲过射太阳的故事。”乐乐:“还有太阳神,太厉害了!”蓉蓉:“我听过女娲补天的故事。”

皮皮:“你们看,一群羊在草原上。”蛋蛋:“一大片绿色的大草原。”皮皮:“天啊,好多黑乎乎的怪兽。”哆哆:“这个很简单,毛笔画几个怪兽脸谱,涂上红色绿色水粉底图,我在美术班也画过。”蛋蛋:“那么多小人在干嘛?”皮皮:“他们是在劳动吧?手上拿着各种劳动工具。”涵涵:“这儿的七彩鸟很漂亮,回家我也画一幅七彩鸟。”

……

嘘,看画展可要保持展厅的安静哦,好好听美术馆导览老师的讲解吧!

原来,岩画就是在岩石上作画。最早,中国原始社会人们就是用简单的图形来展现原始的艺术。嗯,难怪孩子们一下子就能看出作品的意思了。导览老师还精心准备了印章,在每个孩子的小卡片上留下纪念。这真是神秘礼物哦,孩子们互相瞧瞧,印章上有树叶、花朵、太阳、鱼等图形,回去也可以试试做印画哦!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选择适合孩子们欣赏的画展《远古的呼唤——张学智印象岩画“一带一路”巡回展》,教师带着孩子们走进了美术馆,在看画展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了解到看画展的注意事项:排好队,注意文明礼仪,轻声细语,慢走不跑等等。在这里,孩子们陶冶了情操,充分地感知美,收获了美的教育和美的享受。

小艺术家之梦

美术馆的参观活动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返程的路上孩子们纷纷议论:“我们能不能像这个艺术大师这么厉害?”“如果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也能在厦大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一场这样的画展,让爸爸妈妈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一起来参观,那就太棒了!”“我们也要成为艺术大师!”“可是,画展要画什么呢?”我轻轻问:“你们看过哪些画,我们可以一起画出来呀?”“或者你们读过的绘本,觉得故事不错,我们也可以把它做出来。”孩子们思索片刻,蓉蓉说:“我爸带我去朋友家里,有一副很大的向日葵画,就很漂亮。”喵喵说:“那是梵高的向日葵,我家里还有这本书呢。”“可以带来借我们看看吗?”“这是一套的绘本,都是凯蒂和一些名画的。”“太好了,喵喵,老师也想看看这些绘本,能不能像艺术家一样把它画出来,变成系列绘本《凯蒂的名画奇遇》?”

区域活动中,孩子们与同伴继续讨论、分享着各自的想法……

“老师,我们可以画星空和房子。”“老师,我会画向日葵。”“老师,我们也想做一朵朵的向日葵。”翻看绘本中的孩子们突然找到了创作的源泉。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面对孩子们强烈的愿望,教师的支持就是选择蕴藏艺术元素的绘本让孩子去感受美,从而表现美的作品怎样让孩子真正地感受美呢?幼儿经典绘本《凯蒂的名画奇遇》系列绘本,这是一套别具一格的艺术教育故事书,蕴藏着很多的艺术元素和美感,能为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丰盈新颖的教育素材。那就让我们陪伴孩子们一起好好地理解这套绘本吧。

从绘本中理解美

找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和孩子们开始了绘本《凯蒂与<星夜>》的阅读。主人公凯蒂是个可爱又带点调皮,拥有神奇魔力的女孩,《星空》是著名的画师梵高的大作。梵高作品里的星星太美了,凯蒂忍不住要跳进画里去摘一颗!但是,其他所有的星星也都一起从画里涌出来了,她该怎么办呢?在美术馆管理员发现星星飘走之前,凯蒂能不能把这些星星捉住呢?

孩子们跟着凯蒂一幅画一幅画地进去捉星星,在他捉星星的过程中,我们一边欣赏着梵高画师的作品,一边欣赏每一幅画带给我们的视觉上的享受!孩子们发现每副画的星空都在发生着变化:“星空的颜色从深蓝——暗蓝”“ 云朵有圆形、螺旋形”“有的云像太阳花朵”“ 有的云像海浪”“ 有的云像飓风,旋转起来”“ 有的云在漂移”……

在第二次、第三次的阅读中,孩子们跟随凯蒂走进印象派大师的名画与绘本世界,进行一次次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之旅。在《凯蒂与向日葵》中和梵高大师一起种向日葵;在《凯蒂与睡莲池》中与莫奈大师一起逛睡莲池塘;在《凯蒂戏水记》与修拉大师一起郊游……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这不仅是一次梵高的作品之旅,更是孩子的幻想之旅,这套绘本摆脱了传统,让孩子能够从这些有趣的图示串联起来的作品中找到兴趣,主动地去了解绘本中的奥秘。教师希望孩子们在绘本阅读中,通过对艺术大师作品的观察——想象——理解等综合性的精神活动,去了解作品,去感受美、理解美。

尝试“绘本画”创作

对绘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印象派大师的作品引领,唤醒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向往。“老师,我们想画星夜。”“我想设计星夜下的房子。”“我要让一朵朵的云飘起来。”……

苹果:“星夜中有星空,星空的颜色有时深蓝,有时暗蓝,有时一片黑乎乎。”我问:“你们觉得不同颜色可以怎么表现呢?”哆哆:“用不同油画棒涂色啊!”我又问:“你们能不能试试在塑料泡泡上涂染,再剪下云的形状呢?”“我可以,我可以!”孩子们抢着回答。“我们还需要很大很大的画纸,才能画星夜哦。” 

美术馆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大画纸、透明泡沫、油画棒、剪刀等材料,一群“小画家”拿起画笔,趴在地上迫不及待地涂画起来。

星夜画好了,孩子们又想着要做房子。我说:“想想房子可以用什么做?”哆哆:“可以用纸盒。”南贤:“还可以用纸袋做。”我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彩纸和信封袋,鼓励道他们自己想想办法。

只见,王乐拿着信封袋翻来翻去,怎样才能让房子立起来呢?果果也在不停摆弄着信封袋,偷偷瞧着王乐。摸索一会儿后,王乐开心地喊:“你们看,可以了,把底座压平就可以!”

在王乐成功的发现下,其他伙伴纷纷模仿起来,一座座房子矗立而起。应该有不同的屋顶,还要有窗户。对!说干就干,孩子们找来不同颜色的卡纸,剪一剪,贴一贴,屋顶、门、窗户都呈现出来啦。用画笔再装饰一下就更漂亮了!

经过2次的创作活动,《星空》组图在孩子们的合作下终于登场了。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在厦大艺术学院美术馆助教老师的协作下,根据孩子自己的创作需要,选取丰富的生活原材料为艺术创作做趣味性帮助,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的不同呈现,帮助孩子们在宽松的创作环境中自己创作美术作品,尽情地表现美,展现自己的艺术才能。《星空》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空下的房子,都在孩子们的集体画笔涂画、纸袋贴画中产生。梵高著名画作《向日葵》,孩子们运用多层折、拼、贴的技巧,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让人忍不住想摘下来。莫奈的《睡莲池塘》,大家一起快乐撕纸,用立体黏贴来展现清清池塘、美丽荷花。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在孩子们最爱的颜料蘸印和剪剪贴贴中慢慢呈现出来。

办画展展现美

在与厦大艺术学院美术馆老师的共同布展下,孩子们的创作画展要开幕了。贴宣传单,发邀请函,孩子们奔走相告,通知自己的邻居小伙伴,邀请亲戚朋友,可激动了!

2019年12月21日下午,孩子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早早来到厦大艺术学院美术陈列馆,签个名,贴上属于自己的小星星。1600画展开幕式正式开始,走进第一展厅,看到记录着孩子们阅读创作的照片背景墙,孩子和家长们纷纷在墙上寻找自己和小伙伴的身影,一起回忆参观、读绘本和创作的参与过程。“这是我们第一次参观画展,老师给我盖印章。”“这是我们在小山坡读绘本。”“我们在听海书吧里读绘本《凯蒂与星空》,后来就一起做了一大片的星空夜景,还有很多的房子,爸爸等会儿带你看。”小小解说员们,继续引领着爸爸妈妈参观第二展厅,得意洋洋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这就是梵高著名的画作《向日葵》,朵朵花瓣是我们自己折的,上面的瓜子是我们一粒粒地插上去的。”“是真的葵花子哦,不信,你闻一闻,香不香?”这时,美术馆老师拿出葵花盘,问:“孩子们,想不想种向日葵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得到向日葵花种,和爸爸妈妈商量着回家种向日葵,期待着有一天家里也能有美丽的向日葵绽放,朝着我们笑开颜。

莫奈的《睡莲池塘》,清澈见底的池塘倒映着长长的小桥,美丽的荷花对着我们微微笑。孩子们用各种纸张折小青蛙,轻轻地放到池塘里,仿佛看到到青蛙在池塘里跳来跳去的样子,好欢喜!

走进暗幕下的第三展区,梵高的名作《星空》仿佛带孩子们走进了梦境一般。随着夜光轻晃,一颗颗星星闪烁,孩子们试着在光影下伸出小手玩起了捕捉小星星的游戏。孩子们嬉闹着、追捉着,完全沉醉在童真、童趣的画展中。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大二班36个可爱的孩子,4本精美的绘本、4组形式活泼的立体思维导图、4场风格各异的艺术创作,将艺术和绘本、绘本和孩子、孩子和艺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展厅中的每副画、每座房子、每朵花、每把小伞都留下孩子们的创作轨迹。画展惊艳了参观者的眼光,大赞孩子们的创作力以及团体的合作精神,活动也在此悄悄地落下了帷幕。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毕加索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艺术会陪伴孩子的一生,它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欣赏名画,挖掘绘本的艺术价值,在培养孩子审美品味的同时,我们鼓励孩子大胆创作,大胆表达内心情感,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创作中思考。

    希望艺术的氛围和人们热爱美的态度,都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审美的种子,并且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一点点地生根发芽、如花绽放,成为他们生命中宝贵的审美艺术和文化素养。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地址:厦门市厦门大学海滨路57号 邮编:361005
电话:0592-2182521
园长信箱:xdyey@xmu.edu.cn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幼儿园
To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