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膳食平衡,成就“食”尚小达人
发布时间:2024-11-28
浏览数: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此阶段的饮食健康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幼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不仅要满足日常的基础代谢和运动需求,更要支持其快速的生长发育,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摄入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合理的膳食安排,不仅能确保幼儿的健康与茁壮成长,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免疫力,促进智力发展,并大大降低营养性疾病的风险。


三餐三点,科学膳食安排

依据2022年“中国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宝塔”的指导,幼儿的饮食应当多样化,确保在一天中摄入至少12种不同的食物,一周内摄入的食物种类则要达到25种。这五大类食物——五谷、蔬菜、水果、鱼禽肉蛋以及奶豆坚果,都需涵盖在幼儿的饮食中,且摄入比例要合理。具体建议如下:


1.主食:大米、面粉、米等应作为主食,同时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如藜麦、绿豆、玉米等。粗粮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有助于保护皮肤黏膜,减少皮肤炎症;部分粗粮中的抗氧化成分还能增强细胞活力。学龄前儿童每日谷类摄入量建议为75-150克。


2.蔬菜:选择当季当地的新鲜蔬菜,确保蔬菜种类多样。学龄前儿童每日蔬菜摄入量建议为100-300克,具体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肠胃较弱的幼儿应适当减少摄入量,并嘱咐其细嚼慢咽。


3.水果:挑选当季水果,并根据孩子的体质选择适合的水果。易上火的幼儿应少吃芒果、荔枝等热性水果;消化功能较差的幼儿应少吃或不吃西瓜、柿子等性寒水果;苹果、香蕉、葡萄等温性水果则适合多数幼儿。学龄前儿童每日水果摄入量建议为100-250克。


4.优质蛋白:鱼、禽、肉、蛋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同时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应尽量避免食用冷藏肉、加工肉以及油炸肉类。每日摄入新鲜鱼禽肉类建议为50-75克,蛋类为50克。


5.奶豆坚果:学龄前幼儿每日应摄入350-500克的奶类(指牛奶、酸奶、奶酪等),以及适量的大豆类和坚果类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富含优质蛋白和钙,还能使孩子的食物更加多样化,营养更全面。


6.调味品:在烹饪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油和盐的使用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膳食建议小贴士

1.定时定量:养成定时定量的良好饮食习惯三餐以主食为主,蔬菜肉类为辅;餐后两小时搭配少量点心,如牛奶、豆浆、新鲜糕点、水果、坚果等。尽量不吃含有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的零食。


2.吃动平衡:学龄前儿童每天至少应运动3小时,其中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不少于60分钟。若因特殊原因运动量减少,可适当减少饮食摄入量,以避免积食。


3.健康监测:定期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饮食。如孩子身高增长较快,可适当增加含钙量高的食物;若体重增长过快,与身高增长速度不匹配,可适当减少主食摄入量,增加能量低的食物。


4.饮食卫生:培养孩子健康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煨,少油炸、少调料。食材要新鲜,少吃含有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零食。避免暴饮暴食,不强迫孩子进食,以免肠胃负担过重。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的生长发育需要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和适量的脂肪等均衡而全面的营养支持。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庄雪芳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地址:厦门市厦门大学海滨路57号 邮编:361005
电话:0592-2182521
园长信箱:xdyey@xmu.edu.cn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幼儿园
To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