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预”见冬天,健康“童”行
发布时间:2024-12-18
浏览数:

又到了冬季节传染病的高发季,抵抗力弱的幼儿随时可能“中招”。怎样让幼儿远离传染病,平日里又该如何科学预防呢?快来温馨保健站一起学习一下吧!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潜伏期短,多数在18--72小时,有的甚至几小时发病。主要就是突发高热,在高热的同时有明显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


如何预防:

1.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2.自然通风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3.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口腔咽峡部疱疹,疱疹周围红肿,1-2天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疱疹也可以出现在口腔的其他部位。

传播途径: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

1.尽量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可增强幼儿自身免疫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如何预防:

1.注意室内通风。屋子要保持15分钟到30分钟以上的空气流通

2.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手段

4.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

临床症状:以手足、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主要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会感染。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2.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

3.接种手足口疫苗目前是预防手足口最有效的手段

在这个冬季,让我们以爱为名,用行动守护,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暖与健康。相信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孩子们定能在这个冬天里快乐成长。让我们携手,静待春暖花开,共享健康美好的未来!


 

(李咪)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地址:厦门市厦门大学海滨路57号 邮编:361005
电话:0592-2182521
园长信箱:xdyey@xmu.edu.cn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幼儿园
To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