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预防先行,守护幼儿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数: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季是各种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有效应对我们需了解健康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来有效防控,共享健康美好生活。接下来就将预防知识分享给家长们并请您与我们携手,共同呵护孩子健康。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症状有哪些?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症状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伴有流涕、咳嗽等症状。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感染。流感一般1~2周可以自愈,但如果出现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感染诺如病毒引起的症状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季节为秋冬寒冷季节(10月次年3月),成人和儿童都可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至72小时,通常为24至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诺如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诺如病毒感染的症状与食物中毒、流感等疾病类似,容易混淆。


如何将传染病拒之门外?

1.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年幼的儿童,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增强自身对相关传染病的免疫力。


2.  科学预防,正确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正确洗手、勤洗手可以阻断许多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提醒幼儿勤洗手、讲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咳嗽、打喷嚏后,要彻底清洁双手,且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3.  保持环境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开通风不良区域

经常开窗通风,建议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高峰季,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区域,如必须外出时必要时可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并注意及时更换。


4.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如散步、跑步、跳绳等,提高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力。


5.  均衡饮食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少吃生冷食品,不吃不洁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


6.  防寒保暖

身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平时要注意自身的保暖,及时增添衣物。


家园协同发力

1.  请各位家长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消毒。避免进食无安全保障的食物和饮用水。

2.  请各位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并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防护意识。

3.  家长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监测,若孩子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疑似感染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与班级老师沟通把就诊结果反馈给班级老师,以便我们共同守护校园健康环境。如确诊,按照医生建议在家隔离,需至退热满48小时以后及症状消除后,凭复课申请、返校证明回园。

4.  居家休息期间,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最好不与家人共同进餐;患儿的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氟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家长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5.  在孩子患病期间,我们建议家长们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休息和清淡的饮食,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期望,传染病的预防需要家园携手,科学应对。请您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卫生习惯,及时接种疫苗,做好健康监测,并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防护意识。

预防胜于治疗,细节决定安全。让我们用耐心与责任感,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愿我们携手为孩子营造更安全、温暖的成长空间。

 

(史琳琳)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地址:厦门市厦门大学海滨路57号 邮编:361005
电话:0592-2182521
园长信箱:xdyey@xmu.edu.cn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幼儿园
To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