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我园举行“弘扬嘉庚精神•传承厦大基因”思政讲座
发布时间:2019-05-09
浏览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体教职工勇于担当新使命,全力展现新作为,近期,我园举行了题为“弘扬嘉庚精神·传承厦大基因”的专题思想政治讲座。讲座由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王沈扬副处长主讲。



首先,王沈扬副处长以20183月张荣校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的“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导入,表明幼儿园对解决学校人才引进及广大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全园教职工应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这既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使命”。



讲座上,王沈扬副处长和大家一起先后回顾了幼儿园的光阴故事、思考了当下嘉庚精神如何传承,并就未来幼儿园的发展之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带来了一场精神与动力相结合的洗礼。

 

回顾过往:光阴故事满载幼儿园人文情怀

我园自1952年成立以来,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厦大孩子,留下了许多满载情怀的光阴故事。一张摄于195981日的幼儿园“全家福”照片,带领大家走进了一代代杰出园友传承六十余载的记忆与情感:郑兰荪院士、田中群院士、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陈佐湟、前厦大党委副书记陈力文书记祖孙三代都就读于厦大幼儿园,陈副书记还曾亲自担任幼儿园运动会的“火炬”传递手,厦门政界、学界名人潘世墨、潘世建、潘世平三兄弟也是幼儿园园友……这些满载人文情怀的故事,让大家对过往的时光有了真实的感触。而老一辈教师关玉英老师悉心爱护幼儿的故事,更是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教职工的心弦。



一所好的学校对孩子的熏陶,也许要在学生离校多年后才会被发现。关玉英老师把人生的芳华岁月献给了孩子们,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孩子长大后又来回馈自己的老师、母校,这份情怀值得大家学习。王沈扬副处长动情地说:如果每一个老师都能像关老师一样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家的孩子一样爱护,甘于奉献、默默关怀,幼儿园的明天会更好!

 

思考当下:传承嘉庚精神从娃娃抓起

厦大感恩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校主陈嘉庚“毁家办学”时期:98年前,陈嘉庚散尽家财,用毕生心血创办了厦门大学。即便是在实业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他依然态度坚决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这种爱校、爱国情怀不断升华,成为厦大人难能可贵的感恩文化。

厦大幼儿园根植于厦大这一母体,理应传承嘉庚精神。王沈扬副处长提出,幼儿园教师要秉承嘉庚精神,把“全心全意为孩子”当做自己神圣的责任和使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榜样,在孩子们心中根植如厦大潘世墨老校长说的:带有“甜味”的“感恩”和“辣味”的“自强”。

我园用心培养学生,学生感恩回报母校、回馈社会,将感恩文化内化为厦大幼儿园的精神特质,这才是对嘉庚精神最完美的传承。

 

展望未来:厦大幼儿园路在何方

作为高校附属幼儿园,我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质的家长资源、学生资源等等。讲座强调,要善用这些资源,为厦大幼儿园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为此,他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厦大高校社区资源、家长资源、杰出园友资源等开辟第二课堂;二是继续拓宽共建渠道,促进合作共赢;三是努力打造厦大品牌,输出管理模式;四是以党建引领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幼儿园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座的教职工纷纷表示,愿传承嘉庚精神,树立奉献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了孩子”当做自己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让这些孩子能够伴随感恩成长,树立立志回馈母校、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



王沈扬副处长在总结中表示,学校对幼儿园的工作寄予厚望,资产处今后将进一步强化处园工作协调联系机制,共同营造孩子开心、家长放心、老师舒心、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同时,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进入快车道,学校对幼儿园的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相信领导班子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园教职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作为、争创一流,为把幼儿园建设成为与厦大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相匹配的高校幼儿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诚燕)

扫一扫,关注我们
地址:厦门市厦门大学海滨路57号 邮编:361005
电话:0592-2182521
园长信箱:xdyey@xmu.edu.cn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幼儿园
Top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